close
因為老婆唸"健大"的關係,我得以有機會接觸到"剝皮寮"這個地方;經過台北市政府的大力整治,慶幸台北市多了一個紅磚瓦的街道聚落,讓人處身在這可以發思古之悠情;其實也沒那麼"古"啦,但就很有小時候(約莫 50-60年代) 時童年街道的樣子,看過電影"艋舺"的人一定也對這裡很有印象。
剝皮寮 的由來(維基百科):
「剝皮寮」之名始於戰後時期,且「剝皮寮」的地名由來有爭議,其來源有二說,根據《台北市志》:「艋舺有北皮寮街,又稱剝皮寮街,北皮寮後有一池應是殺牲製革所在,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、枕、鼓。」意即剝獸皮而得名。但是據地方耆老所言,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。現鄰近康定路、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,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「土炭市」,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,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,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清治時期,而台灣日治時期實行「市區改正」將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、拉直,自清朝至今,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。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,該街道亦為唐景崧力主台灣民主國,發起台灣仕紳遊行的起點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